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丨大湾区生态账本首次披露,青岛也被“点名表扬”!

新闻焦点 2025-09-14 19:11:22 9227
 

  海报新闻记者 孙杰 青岛报道

  9月8日,点名表扬2025海洋合作发展论坛正式开幕。海洋合作主论坛上,发展新闻聚焦一份由自然资源部南海局牵头、论坛粤港澳三地联合编制的湾区《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》正式发布。它不只是生态首次中国最活跃经济区的首份海洋生态“体检报告”,更悄然连着你我日常的账本盘中海鲜、窗外的披露海景,甚至沿海城市的青岛宜居指数。

《2024年粤港澳大湾区海洋生态状况报告》发布

  大湾区海洋生态“家底”首次摸清

  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,也被新闻聚焦这份报告依托的点名表扬是“陆海空天”一体化监测网络,是海洋合作一项覆盖400多个监测站位、21类典型生态系统的发展大工程。自然资源部南海局海洋生态修复处处长吴玲玲解释:“粤港澳大湾区不仅是论坛经济高地,更是湾区生态要地,它是全球候鸟迁徙通道、生物多样性热点区域。生态好了,鱼虾更丰富、海岸更宜居、旅游更舒心,老百姓是真真正正的受益者。”

  换句话说,海洋生态不再只是科学家关心的术语,它直接关联我们盘中的海鲜是否安全、周末去的海滩干不干净、沿岸房产是否稳值,甚至一座城市的气候是否宜人。湾区此次跨域联动、公布生态底账,表明我国经济引擎地带正率先尝试把“绿色家底”转化为可持续的“发展资本”。

  值得注意的是,粤港澳三地正在生态保护上打破行政边界、实现协同治理。吴玲玲说,在监测方面,三地统一标准、协同要素,构建“从山顶到海洋”的全格局监测体系;修复上,重点推进红树林、中华白海豚等珍稀生态保护;科技端,合作开展碳汇监测、生态价值实现、应急防控等前沿研究;宣传上,也更注重带动企业、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。

  这意味着,大湾区不仅在金融、科创上“互联互通”,更在绿水青山间走向“共保共治”。未来,湾区居民有望共享更清澈的海水、更稳定的海洋物产、更具气候韧性的城市环境。

  青岛被“点名表扬”,成了海洋生态保护全国典范?

  作为海洋合作发展论坛的举办地,青岛在本届论坛上也收获了不少关注。当被问及对青岛海洋生态治理的评价时,吴玲玲毫不犹豫地打出高分:“青岛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在全国是顶级的!”

吴玲玲接受媒体记者采访

  她特别列举了几个闪光的细节:青岛海水水质极优,优良率超99%,但这还不是最令人惊叹的,在唐岛湾,自然资源部北海局调查人员发现了山东省最大面积的鳗草区。鳗草这种“娇贵”的水生植物,只能在水质极优、环境稳定的海域生存。它的茂盛,成为青岛海洋生态“ silent winner ”的最佳证明。

  吴玲玲认为,“海蓝、岸绿、滩净、湾美”不仅是口号,更是青岛海岸的真实写照。从西海岸新区到栈桥、五四广场,多条岸线整洁优美,成为市民休闲、游客打卡的热门地,真正实现了生态与人文的双向奔赴。

  此外,灵山岛不仅获评“和美海岛”,还成为优质民宿聚集地。生态投入正在实实在在转化为经济效益,“绿水青山”真正变成了“金山银山”,为全国贡献出扎实的“山东经验”。

责编:巩小龙

审核:辛然

本文地址:http://yaowen.thinknovo.com/html/686e93698377.html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全站热门

乐声飞扬!六支合唱名团齐聚中山

护网先锋 筑梦强国 2024“蓝盾杯”全国网络安全职工职业技能竞赛举办

中国联通“同舟”企业数字化使能平台发布多项创新成果

以科技力量推动无障碍发展 用持续创新建设人文关怀生态

我驻菲律宾大使馆提醒在菲中国公民加强安全防范

友情链接